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教案

时间:2022-07-12 11:06:44 七年级 我要投稿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教案(通用10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教案(通用10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教案 篇1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

  2.诗歌四首表达的思想感情。

  3.准确朗读并默写。

  4.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5.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过程与方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

  诵读;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内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观沧海,感受诗中洋溢着的饱满激情,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学习王湾《次北固山下》叙事写景的哲理美。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从了解灿烂文学入手,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二、学习观沧海

  1.作者简介

  曹操(150——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善诗歌,以慷慨悲壮见称。

  2.介绍背景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竭后山。他跃马扬鞭,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心潮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壮丽的诗篇。诗作融会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

  3.解题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4.朗读

  ⑴范读显示诵读节奏,要求学生把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

  提示: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⑵学生朗读。

  5.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诗歌内容。

  补充:①水何澹澹:何,多么。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以观沧海:以,表目的连词。

  山岛竦峙:竦,高。峙,挺立。高高地挺立。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像。其,它,指沧海。

  ②介绍古代修辞“互文”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古诗文中“互文见义”。即文字上只交待一方,而意义两句和起来理解,彼此互见。句中不但说:“日月之行”,也说“星汉之行”;不但说“星汉灿烂”,也说“日月灿烂”。合起来说,“日月星汉之运行与灿烂,均若出于沧海之中”。又如《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应理解为“鹊惊蝉鸣都出现于半夜明月清风的境界之中”。

  6.合作探究:【活动设计】学生四人一小组合作交流,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全班交流,全班不能解决的再由教师点拨。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观”是全诗的“诗眼”,以下十句都是观海所见。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实景的(实写)?哪些诗句是想像的虚景(虚写)?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全是实景,主要描写了沧海水波荡漾的动态景色和山岛挺立,草木丰茂的静态景象。显示了在茫茫苍苍的大海上,波涛起伏,拍打着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生机勃发,这是多么壮丽的意境,多么美好的山河图画啊!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全是写虚景,即作者的主观感受,可从两个“若”看出。主要描写了太阳、月亮、星辰银河都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入海里,这些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状观景象。是一种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实景也能看出诗人的博大胸怀,但跟虚景比较,气象略逊一筹,因为诗人的意图在虚景中,所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最能体现作者的博大胸怀。

  4)这首诗写景有什么特点?

  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情景结合

  7.集体朗读。

  三.学习次北固山下

  1.学习有关近体诗知识

  1)、绝句

  一般为4句,第2、4句入韵,偶尔首句入韵。

  2)、律诗

  一般为8句,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中间两联一般要求对仗(对偶),

  第2、4、6、8句入韵,首句也有的入韵。

  8句以上为“排律”。

  2.学生朗读。

  3.思考回答:

  1)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春天。有诗句“江春入旧年”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表达“乡愁”。由“客路”,是客居他乡的旅途;又有“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之句。这两句是说,白日和黑夜的交替,夜还未尽,海日已生;新年和旧年的交替,旧年未过,新春已来。如此一天一天地过去,一年一年地过去。而诗人依旧在外奔波,不得回乡,怎能不产生乡愁呢?

  3)名句分析。

  “海日”两句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这就是说,它跟诗人的乡愁有关。

  但这种乡愁并不使人感到低沉,这就是本诗鼓舞人的地方。

  试比较:例如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相比,就显得开朗一些,是吗?说说道理。(残夜未尽,而旭日已升;旧岁未除,而江上春潮已至--不正是包含着新的希望吗?)

  我们读古诗,既要认真领会诗人的本意,又要善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某些新的东西。例如“海日”两句就可以使我们产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并且相信它会突破一切阻力出现在我们眼前,这样才能把古诗读“活”。

  4.在理解的基础上当堂背诵。

  5.作业:

  背诵默写两首诗。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二.学习《钱塘湖春行》

  1.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

  2.教师正音,明确诗句含义。

  3.研读与赏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思考下列问题。

  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

  首联: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最爱湖东行不足”二句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已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2)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

  “水面初平”、“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浅草”、“没马蹄”。

  3)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诗中“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诗人对周围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莺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只因是初春,故不是处处,不是家家。从这莺和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可以想像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开遍,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

  三.学习《天净沙秋思》

  1.导语:

  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也许是丰收的,也许是浪漫的,也许是多愁善感的,在何其芳的笔下它是绚丽多彩的,那么,在一个游子的心中,秋天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去体会体会。

  2.解题: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兴于元代,又称散曲。马致远,元代著名散曲家,早年热衷于功名,却屡不得志,经历了漂泊生涯20余载,本曲是这种漂泊生涯体验的结晶,是作者用血和泪写成的,是元曲中的“绝唱”,元人誉之为“秋思之祖”。

  3、朗读诗歌:

  1).师配乐范读

  2).学生齐读

  3).学生给诗歌划分节奏,注意重音: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学生配乐朗读。

  4、品析鉴赏:

  1).学生根据诗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图画,体会思乡之情。

  如: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2).四人为一组,讨论以下问题:

  (1)这首小令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哪九种景物?你认为这样做有何好处?

  这首小令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景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但是凝练而并不简陋,九种景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骨、玺、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景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简约之中见出深细。

  (2)体会篇末所写的:“断肠人”应是怎样的人?

  独在荒凉的古道上,顶着西风,骑着瘦马前行,太阳下山了,伤心的人正在天涯漂泊,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断肠人”就是漂泊在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本句揭示“秋思”的含义,至于游子为什么漂泊到这里?他究竟要到哪里去?这些言外之意,尽可听凭读者去想象。

  (3)说说这首小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思?其“情景交融”的特点是怎样在文中得到体现的?

  这首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

  人的感情是抽象的,难于表达,作者运用传统的景物烘托、寄情于物的写法,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可感的事情,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用有形表现无形,使人感到具体生动。

  5.齐声朗读并背诵诗歌。

  四、小结诗歌的特点:

  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通过形象表达思想感情;想象丰富;语言精练;押韵,有节奏感。

  五、引导同学们研讨归纳欣赏诗歌一般的方法

  1.抓诗眼

  2.寻意象。(根据“诗眼”,寻读诗歌中的景物,想像诗中画面)

  3.悟诗情。(根据诗中的景物,体会诗人寄寓其中的情感,与诗人同悲共喜。)

  六.作业:

  1.背诵默写两首诗。

  2.展开想像,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下节课交流。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诗的内容,领会其中抒发的感情和表现的生活情趣。

  2、体味诗词情景交融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妙处。

  3、学习一点诗的韵律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中学生学一点优秀的古代诗词,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思想情操。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努力掌握一定数量的古代诗词。今天,我们学习五首古代诗词,主要是领会古人融情于景表达襟怀和讲究炼字炼句亦即炼意的手法。

  二、学习《观沧海》

  1、解题:题目是什么意思?“沧海”的“沧”字怎么解释?题目能不能换成“观大海”?

  2、教师范读后学生诵读。

  3、理解内容。

  问题设计:⑴开头两句交代了什么情况?“东临碣石”的“临”作何解释?

  ⑵下文到哪一句为止是写作者所见的情景?

  ⑶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有6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⑷提问:“日月之行”等4句是什么意思?这是不是作者眼前看到的景象?作者是写什么内容?

  启发:作者写观海的内容到这里结束了,我们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来回味一下:作者在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作者笔下的沧海有怎样的特点?再联系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诗歌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笔下的沧海气势雄伟,胸襟开阔。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是他刚刚平定乌桓,回师中原,这正是他踌躇满志的时候。面对着波澜壮阔的大海,作者情不自禁地抒发了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豪迈情怀。特别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诗,更是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千百年来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

  4、分析韵律。

  本诗为四言乐府诗,韵脚为“峙”“起”“里”“志”等字,可见押的是“i”韵。

  5、齐读、背诵。

  三、学习《次北固山下》

  ㈠背景和作者:

  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也就是杜甫出生那年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终洛阳尉。这首诗是他在吴、楚期间写的。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三面环江,为名胜之地。

  ㈡了解诗歌,学生当即背诵全诗(由于诗的意境美、语言浅近而音韵和谐,估计比较易于成诵;

  ㈢学生练习背诵(略)

  ㈣整体把握。

  问: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这是诗人的想象,很明显,船到镇江后,他要上岸再乘驿车转往别的地方去。)“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之中)你能想象出船行的图景吗?(自由发言)为什么要特地提到“潮平”?(为下句“江春人旧年”张本)这个“旧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时间?(残冬腊月)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由于新年将到,这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他却不能回家,自然要写一封平安家书,更何况他此刻看见了北归的雁,必定要路经洛阳的——洛阳在镇江西北方。)

  好,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一下诗人产生浓重乡愁的原因。(略)

  ㈤名句分析。“海日”两句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这就是说,它跟诗人的乡愁有关,这样说有根据吗?先说这两句所写的景象。(学生凭想象自由发言。)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如此一天一天地过去,一年一年地过去,而诗人依旧在外奔波,不得回乡,怎能不产生乡愁呢?)但这种乡愁并不使人感到低沉,例如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相比,就显得开朗一些,是吗?说说道理。(残夜未尽,而旭日已升;旧岁未除,而江上春潮已至——不正是包含着新的希望吗?)

  四、总结。

  我们读古诗,既要认真领会诗人的本意,又要善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某些新的东西。例如“海日”两句就可以使我们产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并且相信它会突破一切阻力出现在我们眼前,这样才能把古诗读“活”。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3.能够准确背诵并默写,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过程与方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

  诵读;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内容。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韵律反复朗读,带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诗的内涵,品出诗的情味。

  2.联想、想像法。这四首诗语言优美、精练,内涵丰富,留有极大的想像空间,鼓励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像,从形神入手,领会感情。

  3.讨论、点拨法。教师艺术地设问,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2、体会宏伟壮丽的景象。

  3、写实与想象。

  教学重点:

  目标1、目标2。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写作背景导入

  该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当年的夏五月,诗人率军北征乌桓,七月出卢龙塞,九月大获全胜。班师途中经过碣石山,诗人登高望海,留下了这千古传颂的名篇。

  二、简介作者,揭示目标

  曹操,字孟德,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曾历任

  大将军、丞相,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卒。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曹操是一位杰出的诗人。

  三、新授内容

  1、师范读,生跟读。

  2、生自由朗读,查字典解决生字词。

  3、生齐读。

  4、分析课文内容

  ⑴分析字义

  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沧,通“苍”,青绿色。

  海,渤海。观,看,统领全篇。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洪,大。

  行,运行。若,如同。

  星汉,银河。志,理想。

  ⑵内容

  A、诗的前两句写什么?最后两句是写什么?中间十句写了什么?

  叙事合乐时所加,与正文内容无关写景

  B、写景部分采用手法,勾画了汹涌的,耸立海中的,岛上繁茂的,给人以如画的感觉。

  C、“日月之行”四句采用了什么手法?(想象、夸张)写出了观沧海时的什么感受?

  D、写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借景抒情,表达诗人博大的胸襟。

  四、总结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内容。

  先突出写大海的碣石山高高耸立,节令虽是晚秋,山上却生机盎然,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吹来,林呼山唤,草木共鸣;海中的波涛呼啸翻腾,上欲接天,风助浪势,浪壮风色。从“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壮美的海山秋色图,敏锐的观察,开阔的视野,,统揽全局的谋篇,显示出作者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学识。

  写完眼前的山海,诗人虚走一笔,把不同时空段内沧海托举日月星汉的壮丽景象切换过来,使这海山秋色图平添出一股浩荡磅礴的气势。这是诗人英武壮阔胸怀的进一步拓展。太阳、月亮给人类送来温暖和光明,是诗人拯救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一统天下宏大政治抱负的真切比拟;灿烂的银河则是诗人文武兼备、雄才大略的生动写照。

  五、作业:

  ⑴完成书后习题;

  ⑵背诵默写课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通过诗歌阅读训练:

  1、理解词语在诗歌中的含义。

  2、概括诗歌的中心思想。

  3、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

  4、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教学重点:

  1、阅读方法指导。

  2、继续阅读心理培养。

  教学难点:

  教师所指导的阅读方法、答题技巧如何为学生所掌握。

  教学设想:

  要将最佳阅读心理的培养与具体阅读方法的指导相结合,在教学中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中一定要配合以最佳阅读心理培养,使学生的阅读在最佳的阅读心态下进行,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上课前先进行阅读心境、阅读心绪、阅读心情、阅读心力、阅读心志、阅读心欲方面的训练,使学生形成最佳阅读心理。

  阅读方法指导要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诗歌中的字词句而体会诗歌的意境,在理解诗歌中的形象、意境的基础上判断诗歌所表达的主旨,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进而评价诗歌思想内容。

  要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三为主”方针。

  要尽可能地体现现代课堂“平等、合作、发现、交流、共享”的精神。

  教学设计:

  本知识点用8课时进行完毕。第1课时引导学生学习诗歌阅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第2—4课时进行客观题的阅读训练;第5—8课时进行主观题的训练。

  第3课时

  教学要点:

  继续培养最佳的阅读心理:纯洁的心境、安静的心绪、乐观的心情、专一的心力、坚定的心志、渴求的心欲。

  指导学生进行古代诗歌阅读训练,引导学生掌握以下方法:

  读诗题、出处、作者、注释了解诗歌的有关背景。

  认真品读诗句,体会诗歌所表现的意境。

  根据诗歌所表现的意境分析把握诗歌的中心思想和表达技巧。

  教学步骤:

  一、确定本节课的训练内容:

  本节课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诗歌阅读训练。

  每个人都有一些自己很难忘的经历,如得到了很珍贵的礼物,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等,我也有自己很难忘的经历,那就是我第一次读到了几首古诗,其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凄冷旷达之美、“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苍凉孤寂之美深深地打动了我,我感到如得至宝。我们有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这伟大的历史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这无与伦比的伟大的文化又为我们留下了异常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要珍惜这些弥足珍贵的至宝,珍惜她,发展她。

  怎样才能读懂古代诗歌作品?

  想一想以前有没有学过这一类的知识,翻一翻看有没有这一类的资料可以给我们提供帮助。

  学生们阅读相关内容,并归纳交流总结读诗技巧。

  教师引导总结:

  1、品味诗题,看清作者、出处,利用好注释。

  2、带着激情品读诗句,在读懂诗句的基础上把握诗歌的意境。

  3、培养最佳阅读心理。

  二、进行具体的诗歌阅读训练:

  (一)读《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1、导要求学生注意:

  (1)采用品读的方法。

  (2)应用我们学到的阅读方法。

  (3)尽可能地翻译出来。

  (4)完成诗后的习题。

  2、读学生品读诗歌,相互交流。

  3、论谈论诗中的有关内容,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1)“宦游人”是什么人?

  (2)大好春光,“宦游人”为何“偏惊”

  (3)颔联和颈联写了什么?

  (4)诗中的点睛之笔你认为是哪一句?

  (5)如此看来,颔联和颈联是否属于败笔,因为它似乎与主题不一致?

  4、结论

  (1)表现了什么主题?

  (2)应用了什么手法?

  (3)读诗要注意些什么?

  (4)翻译诗句。

  (5)对正诗后习题。

  (二)阅读《晚次乐乡县》

  1、导注意阅读心理的调适和所学方法的应用。

  2、读学生品读诗歌,相互交流。

  3、论谈论诗中的有关内容,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1)“征”为何意,是否为征伐之意?

  (2)荒烟为何断了,古木缘何而平?

  (3)尾联与前二联从视觉抒写的角度是否一致?

  4、结论

  (1)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诗中没有一句话里有“思乡”之语,却让人感触至深,为什么?

  (2)句末为何写夜猿鸣叫?

  (3)对正诗后习题。

  (三)阅读《早梅》

  1、导注意阅读心理与方法。

  2、读学生品读诗歌,完成诗后习题。提醒学生相互讨论交流。

  3、论谈论诗中的有关内容,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1)1、2句的关系如何?

  (2)“昨夜一枝开”据说原来是“昨夜数枝开”,你认为“一枝开”好还是“数枝开”好?为什么?

  (3)颈联写“风”写“禽”,是否偏题?为什么?

  4、结论

  (1)你认为本诗有什么特点?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2)朗读《早梅》,品味诗中的意蕴。

  (3)诗中的梅具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要写她?

  三、总结:读古诗要注意些什么?

  1、最佳的阅读心理:纯洁的心境、安静的心绪、祥和的心情、专一的心力、坚定的心志、渴求的心欲、敞开的心门。

  2、正确的阅读方法:

  (1)品味诗题,看清作者、出处,利用好注释,注意理解。

  (2)不理解的诗句根据上下句悟读或猜读。

  (3)带着激情品读诗句,在读懂诗句的基础上把握诗歌的意境。

  (4)要有阅读激情,不能麻木冷漠。

  四、布置作业:

  “精良素质铸炼”之4—12题。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分析作品之间的相同或不同之处,加深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诗歌蕴含的哲理。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三、本课的教学设想

  (一)本课教学方法的选择

  诵读、分析、点拨

  (二)本课学法的指导

  自主、合作、探究、分享

  四、教学过程:

  一、学习《登幽州台歌》

  (一)导读

  幽州台,即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用于招纳贤才。燕昭王成为明君圣主的代表,黄金台也成了明君圣主礼遇贤才的象征。此后,有多少怀才不遇的文人,登上幽州台,凭古吊今,感怀时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一首诗《登幽州台歌》。

  (二)读背景

  陈子昂是一个很有政治头脑和军事眼光的人,武则天当政时,契丹南侵,武则天派建安王武攸宜出兵抗敌,任陈子昂为参军。陈子昂提出的正确主张武攸宜都不予理睬,结果兵败,但武攸宜不思悔改,反而把失败的责任推到陈子昂身上。陈子昂内心无比痛苦,他独自一人来到附近的幽州台上,吊古伤今,写下了这首传世名作。

  (三)读“景(描写的景物)、物(寄托的物象)”

  活动设计1:朗读“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思考前两句诗是什么角度写的?“古人”指谁?“来者”指谁?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境遇?

  生成预设:时间角度(前、后)。“古人”指古代礼贤下士的明君,“来者”指现代礼贤下士的明君。“前不见”“后不见”,时间无止无休,生命短暂,因“不见”明君而无法施展才华,功业未成,空老一生。写出了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之情。

  活动设计2:读“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思考后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诗人为什么见此景而涕下?

  生成预设:空间角度(天、地)。空间无限辽远。在无限的时间与空间面前,诗人感到孤独、寂寞、悲凉。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功业未成,空老一生。面对此景,想到自己的境遇,怎么能不“怆然涕下”?

  (四)读“情(抒发的感情)、志(表达的志趣)”

  这首诗通过写登临幽州台的所想所感,抒发作者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愁苦情怀,也流露出作者积极进取的建功立业的强烈渴望。

  二、学习《望岳》

  (一)导读

  泰山,五岳之首。春秋时,齐国、鲁国两国都可看见泰山。由于山势高耸出奇,山南山北的景色各不相同,可谓神奇秀丽。山中还常常升起层层云气,看后使人心胸开阔。《望岳》这个“岳”指的是“泰山”。

  (二)读背景

  杜甫南游吴越,北越齐赵,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25岁的他看到泰山,心胸豁然开朗,豪情迸发,吟诵出这首千古名篇。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

  (三)读“景(描写的景物)、物(寄托的物象)”

  活动设计:《望岳》围绕“望”字写,但望的角度不同,望到的景象也不同。

  1.首联远望,从“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一句读到了泰山绵延不绝、树木葱郁的景象。

  2.颔联近望,从“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读到了泰山既神奇秀丽又巍峨高大的.景象。

  3.颈联细望,从“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一句读到了云涌云翻的壮阔景象和傍晚鸟儿归巢的景象。

  4.尾联想象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想到了“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句子,从侧面衬托泰山的巍峨高耸。

  (四)读“情(抒发的感情)、志(表达的志趣)”

  活动设计:请同学们反复诵读这首诗,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想象自己就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杜甫,年轻的你豪气冲天,登上泰山后你心中是怎样想的呢?结合诗人的写作背景,理解诗人登上泰山时的心境呢?

  生成预设:杜甫登上泰山后,发现泰山如此绵延不尽,如此神奇秀丽,如此巍峨高大,心潮澎湃,心胸开阔了,禁不住热情地赞美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透露出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三、学习《登飞来峰》

  (一)导读

  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传说宝林山是从琅琊东武海中飞来的,因此又得飞来山之名。公元1050年,王安石登上此山,触景有感,写下《登飞来峰》一诗。

  (二)读背景

  《登飞来峰》为王安石初涉宦海之作,年轻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亲身登临千寻塔远望,用一览无余的视角来抒发他心中兴奋愉悦的心情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三)读“景(描写的景物)、物(寄托的物象)”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齐声朗读诗歌,然后合作交流,探究下面重点问题。

  活动设计1:“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诗人写景的立足点在哪里?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

  生成预设:立足点是“千寻塔”。从“千寻”读出塔极高。从“闻说”一词可以读出诗人并未见到“鸡一鸣时,见日始欲出”的奇妙景象。

  活动设计2:“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在这首诗中,“浮云”有什么隐含的深意呢?

  生成预设:诗中“浮云”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浮云”出自“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比喻不把某事物放在眼里。

  (四)读“情(抒发的感情)、志(表达的志趣)”

  要站得高,看得远,否则会被眼前的小事物所羁绊。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险、自信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四、课堂小结

  本课学习的三首诗,让我们感受到陈子昂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和孤独之感,感受到杜甫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体会到王安石不畏艰险、自信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希望我们能理解这些诗歌表现的哲理,让古代文化精华进入我们的内心,滋润我们的心田。

  五、课堂作业

  1.背诵并默写前3首诗。

  2.选择感受最深的一首,发挥想象写成一篇散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1、朗读并背诵这五首古代诗歌。

  2、培养感悟古代诗歌内容的能力。

  3、品味诗歌的意境。

  重点难点

  1、重点:

  (1)朗读并背诵这五首古代诗歌。

  (2)感悟古代诗歌的内容。

  2、难点: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时间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朗读《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2、就诗歌不理解之处质疑。

  二、导入

  这五首古代诗歌,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诗人们登山望海,驾舟杨帆,赏花观鸟,咏春悲秋……用凝练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图景,唤起我们美好的情怀。朗读时应该讲究抑扬顿挫,在朗读中要想象诗中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与诗人同喜共悲,然后再作客观评析。

  三、正课

  1、朗读《观沧海》,要求读得富有节奏感,读出作者的感情。

  2、作者作品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现在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196)迎献帝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建安五年(200)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东征乌桓,也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曹丕称帝,追尊他为武帝。善诗歌,《步出夏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有《魏武帝集》。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3、关于汉乐府诗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配乐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4、赏析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交代观海的地点,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开阔,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描写由此拓展开来。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澹澹”,形容大海水面浩淼的样子;“何”,是“多么”的意思,是赞美之词。在这水波澹澹的大海上,最先映人眼帘的是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辽阔的大海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天萧瑟,洪波涌起。

  虽然已到秋天萧瑟、草木零落的季节,但岛上依然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以生机盎然之感。诗人面对萧瑟的秋风,极写大海辽阔壮美,波涛汹涌,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感伤的情调,表现作者壮阔的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两句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慨,写出大海的气势和威力。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这写的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

  5、小结。

  这首诗写登山望海的景象,气势雄浑,表达了作者壮阔的胸襟和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

  第二课时

  6、朗读《次北固山下》。

  7、作家作品简介。

  王湾,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玄宗开元年间进士。开元初,为荥阳主簿。五年至九年,参与编撰《群书四部录》。官至洛阳尉。《全唐诗》存其诗十首。

  这首五言律诗最早见于《国秀集》。诗题的“次”字是停宿、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三面临江。诗人这次途经北固山去游吴中,但见船下江水潮平岸阔,头顶南雁北归,触发了心中情思,于是写下这首传世佳作。

  8、赏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首联“客路”点明自己是客游在外,规定了全诗的情调氛围。旅途在青山之外,自己乘坐的船正在绿水中向前行。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颈联写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江水似乎与岸平了;船行江中,和风顺江吹来,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挂着。作者通过“风正一帆悬”的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表现了出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颈联表现的是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从中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既写景又点出时令。这两句可以说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尾联,不言思乡之情,而思乡之情自在其中。看到南雁北归,自然想到鸿雁传书的典故,便想让大雁把他这游子的音讯带给洛阳家乡。“乡书”、“归雁”与首联的“客路”、“行舟”,遥相呼应,流露出身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使全篇笼罩着一层清淡的乡思愁情。

  9、小结。 这首诗借停泊北固山下所见,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给人以积极、乐观、奋发的艺术享受。

  四、作业

  第三课时

  1预习

  1,朗读《钱塘湖春行》《西江月》《天净沙》。

  2,就诗歌不理解之处质疑。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赏析了前两首诗歌,这节课我们继续赏析后两首诗歌。

  三、正课

  1、朗读《钱塘湖春行》,要求读得富有节奏感,读出作者的感情。2、作家作品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贞元十六元(880)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后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因上书言事,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长庆时,由中书舍人,出任杭州、苏州刺史。晚年,以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官终刑部尚书。世称白香山。其诗善于叙述,语言浅显,是杜甫之后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是他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此诗是长庆三年或四年(823—824)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诗人早春游湖,面对湖光山色,莺歌燕舞,草色花香,心情十分愉快。诗中字里行间流露着喜悦、轻松的情绪和对西湖春色细腻新鲜的感受。诗的风格自然清新,娟秀明丽。

  3、赏析。

  诗人以“春行”二字作为贯串全诗的主线,由点到面又由面到点地逐层展开描写。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首句直述“春行”的出发地,是在杭州西湖的登揽胜地“孤山寺”之北,“贾亭”之西,既点明了具体环境,又为展开湖上春光的描写作好了铺垫。次句大笔勾勒出湖上早春水涨云低的混茫景色,令人透过西湖水面刚与岸平以及天上和湖上波澜连成一片的画面,已经感受到春意的氛围。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这样的景象给人们带来了生机勃郁的感觉,作者描写莺“争暖树”、燕“啄春泥”,细腻而生动,流露出诗人一路行来的新鲜感受和喜悦心情。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颈联写花草。随着“乱花…‘浅草”一联镜头的转换,诗人已由“贾亭西”来到了“湖东”,写法也由点的展开变为面的收缩。唐人有骑马游春的习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人在马背上自然感到舒适,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给。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够,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4、小结。这首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诗人从大处落笔,颔联写莺燕,颈联写花草,尾联直抒胸臆,着重表现诗人的主观感受。全诗表达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第四课时

  5、朗读《西江月》。

  6、作家作品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现在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他力主抗金,屡受打击,隐居上饶带湖几达20年。曾短期被起用,但不受重视,抱恨而终。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有《稼轩长短句》。 辛弃疾曾两次罢官,隐居上饶(今属江西省)的带湖,前后时近二十年,这首词是词人在隐居时期里写的,词牌下原有小题。“夜行黄沙道中”。黄沙,就是黄沙岭,在上饶西部。词中描写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抒发词人的闲适心情。

  词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91字以上为长调,58字以上至90字为中调。长一点的词还可以分段,有双调、三叠、四叠之分。这首词有50字,仍属小令,但有两段,故称双调。读双调的词要注意上下段(又称上、下片或上阙、下阙)之间的联系。

  7、赏析。

  上片写的大约是前半夜的景色:明月初升,山林顿时变得明亮起来,惊动了在枝上栖息的山鹊和蝉;清风吹拂,把它们的叫声送到夜行人的耳中;田野间弥漫着稻花的香气,水中的青蛙不停地呜叫;一路上都可以听到出来纳凉的人们在谈论着今年的丰收。词人在夜行中见到和听到的这一切,内心的喜悦可想而知。在艺术形式上,词人用农村夏夜里特有的声音——蝉鸣、鹊啼、蛙叫、人声来渲染欢乐的气氛,另一方面又反衬出乡村夏夜的宁静,这是以闹写静的手法。

  下片写的是后半夜的景象: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星,田野变得昏暗了;当词人走到山前时,雨点飘落下来,他知道骤雨将至,想要找个地方避雨。说来也巧,当他急急忙忙转过溪头时,一眼就看到了社林旁边那家曾经见过的茅店。不用说,词人这时的心情是何等的惊喜!

  8、小结。这首词上片写景其实是烘托,下片写避雨才是词人本意所在,也是词的意趣所在。在山野里夜行遇雨而又能找到避雨的地方,这种乐不是身历其境的人是不容易体会到的。

  9、朗读《天净沙秋思》。

  10、作家作品简介。

  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著名散曲家。曾任江浙行省务官,不久即跳出宦海,退隐田园,写出许多“叹世”之作。一生著有《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岳阳楼》《马丹阳》《黄粱梦》等杂剧共15种,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代杂剧四大家。并写有小令、套数二百余首,经后人辑入《东篱乐府》。他在元代散曲作家群中,位居第一。在他的作品中,最能反映他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元人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王国维称赞其“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是“小令之最佳音”。这些评价,并非溢美之辞。

  天净沙:散曲曲调名。散曲是元代的新诗体,是在民间逐渐发展形成的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长短句歌词,以后文人相继大量写作。

  散曲分小令与套数两种。小令只有一支曲子。套数又叫“散套”、“套曲”,是由同一宫调的若干小令相联而成的组曲。一套至少两支曲子,多的可达三四十曲,没有定数限制,但必须是同一宫调,而且要一韵到底。在结尾的地方,一般有“尾声”,以表示首尾的完整和音乐的终结。散曲的长短句形式较词更为灵活自由,最短的有一字句、二字句,最长的可有二三十字为一句的。句中可以衬字,使唱词生动、通俗、口语化。

  11、赏析。

  这篇作品在布局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前三行全是写景,用名词构成一幅凄切恸人的图画。“枯”、“老”、“昏”、“古”、“西”、“瘦”等词语的色彩情调都贴切地衬托出天涯游子的思绪。后两行才点明在夕阳西下环境中的游子,显得何等孤凄悲凉。这些细节联结在一起,就会出现这样一个境界: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缤纷;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鸦雀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这时,一个人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进在古道上。看来,这是个异乡人,他将投宿何方呢?异乡人望了一眼即将西沉的夕阳,不禁叹道:“断肠人在天涯。”由此可见他的乡愁是何等的浓重。

  12、小结。

  小令由昏鸦的归栖,引出古道上慢步行进的瘦马,最后才点出这一切是断肠人在天涯的秋思。总共二十八字,通过抒写秋野萧瑟凄凉的景色,将一个飘零他乡的游子在旅途中思念故乡的寂寞情怀表现得十分深刻,显示出作者高度的概括能力及精巧的艺术构思。

  四、作业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默写四首诗歌;

  2、了解一些古代诗歌常识;

  3、理解诗歌字词含义和诗歌大意;

  4、初步学习欣赏精彩文句;

  5、培养想象能力,体会诗歌意境和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字词含义和诗歌大意;

  2、了解一些古代诗歌常识。

  教学难点:欣赏精彩文句,培养想象能力,体会诗歌意境和思想感情。

  授课方法: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3课时

  预习要求:熟读四首诗歌,阅读课文注释。借助参考书,查出《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里面不懂的字词。尝试归纳两首诗歌的主旨。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讲授一些古代诗歌常识。疏通《观沧海》《次北固山下》字词和诗歌大意,熟读并背诵全文。完成课后练习一之1。

  教学步骤:

  一、导入:PPT出示图片,引起学生兴趣。导入本课的学习。1分钟。

  二、导读《观沧海》

  (一)题解:1分钟

  简介作者,诗歌创作背景。

  见课文注释,补充,八月,曹操统一了北方,九月,经过此地。

  (二)熟悉诗歌。3分钟

  1、听《观沧海》朗读。

  2、学生齐读《观沧海》。

  3、教师点评,教正读音。重点强调“碣”“澹”“茂”的字形。

  (三)理解字词。5分钟。

  沧,青绿色。临,到,登临。碣石,(见课文注释)。何,多么。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峙,(见课文注释)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成分,不译。行,运行。若,好像。其,代词,指大海。星汉,(见课文注释)。灿烂,光彩鲜明耀眼。幸,(见课文注释)。至,(见课文注释)。

  以,连词,来。咏,以诗词等来赞颂或叙述。

  (四)整体把握,疏通文意。5分钟。

  1、归纳诗歌主要内容和主旨。(讨论回答)

  内容:(开头两句)交待了观海的地点,直陈其事。

  (水何澹澹—洪波涌起)描写海水的和山岛。

  (日月之行—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最后两句)直抒豪情。

  主旨: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抒发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五)欣赏诗歌。(讨论回答)5分钟。

  1、完成课后练习一之1。

  这首诗看似写景,实则述志。其中的日月之行四句,构思独具匠心,把大海塑造成能包容宇宙的博大宏伟的艺术形象。表现了诗人的宽广胸怀和丰富的想像力,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

  2、赏析诗歌结构(“观”字)和动静结合的写法。

  踢目为观沧海,全诗以哪个字统领全篇?作者观到的景象有哪些?哪些是动的,哪些是静的?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沧海-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日月-星汉

  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三 、导读《次北固山下》

  (一)题解:5分钟

  1、简介作者,诗歌创作背景。

  见课文注释。补充,作者常年在外漂泊,思乡之情浓重。(以放学留堂不得回家为喻)

  2、讲授古代诗歌常识。

  A、古代是诗歌分类。

  B、诗歌格律常识。

  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观沧海》。而把唐朝新出现的律诗、绝句叫近体诗。如《钱塘湖春行》就是律诗,《登鹳雀楼》就是绝句。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规定有、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中间两联必须两两对仗,是两对对偶句。”)

  以《次北固山下》为例说明:

  首联:(1)客路青山外, (2)行舟绿水前。

  颔联:(3)潮平两岸阔, (4)风正一帆悬。——对偶联

  颈联:(5)海日生残夜, (6)江春入旧年。——对偶联

  尾联:(7)乡书何处达? (8)归雁洛阳边。

  (二)熟悉诗歌。3分钟

  1、看动画,听《次北固山下》朗读。

  2、学生齐读《次北固山下》。

  3、教师点评,教正读音。重点强调“雁”的字形。

  (三)理解字词。5分钟

  次,见课文注释。客路,见课文注释。行舟,行驶的小船。潮平,潮水涨满,似乎与两岸齐平。风正,风又顺又和。悬,挂着。残夜,见课文注释。乡书,思念故乡的书信。达,到达。

  (四)整体把握,疏通文意。(讨论回答)5分钟

  1、归纳诗歌主要内容和主旨。

  首联:诗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颔联:船上所见景色。 “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作铺垫。

  颈联:继续写船上所见,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 “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诗人已来,少有此句。

  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 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

  主旨:借停舟北固山下所见, 抒发了游子的思乡之情,给人以积极、乐观的艺术享受。

  (五)背诵这两首诗歌。7分钟。

  四、布置作业:1分钟

  默写《观沧海》、《次北固山下》。熟读背诵《钱塘湖春行》、《天净沙 秋思》,不懂的字词自己查出来。借助参考书,尝试归纳诗歌《钱塘湖春行》、《天净沙 秋思》的主旨。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继续讲授一些古代诗歌常识。疏通《钱塘湖春行》《天净沙 秋思》字词和诗歌大意,当堂背诵《钱塘湖春行》《天净沙 秋思》。默写《观沧海》《次北固山下》。完成课后练习一之3。

  教学步骤:

  一 、简要复习第一节内容。2分钟

  1、背诵《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2、古代诗歌常识。

  二 、导读《钱塘湖春行》

  (一)题解:1分钟

  1、简介作者,诗歌创作背景及出处。

  见课文注释,补充:任杭州刺史时作。

  (二)熟悉诗歌。3分钟

  1、看动画,听《钱塘湖春行》朗读。

  2、学生齐读《钱塘湖春行》。

  3、教师点评,教正读音。

  (三)理解字词。4分钟

  水面初平,见课文注释。云脚低,见课文注释。暖树,见课文注释。不足,见课文注释。乱花,各种色彩缤纷的花朵。才,刚刚。没,遮掩。

  (四)整体把握,疏通文意。5分钟

  1、归纳诗歌主要内容和主旨。

  首联:写诗人春游的地点和湖上风光。

  颔联:借“莺争暖树”“燕啄春泥”描绘早春到来时西湖上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写景灵韵生动。

  颈联:表达了诗人游春的丰富感受,喜悦之情溢于文字。

  尾联:突出描写了湖东的白沙堤,这里绿杨成荫,为诗人最爱。

  主旨:通过描绘了西湖的秀美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和愉悦的心情。

  (五)欣赏诗歌。5分钟

  1、完成课后练习一之3。

  2、赏析中间二联。

  能否从诗中找出表现初春的词语?

  早莺,暖树, 新燕,春泥,乱花,浅草

  “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讨论回答)

  诗人对周围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莺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只因是初春,故不是处处,不是家家。从这莺和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可以想像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开遍,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也是近景,写地上的花草,写人们骑马游春的陶醉感。走马看花,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好像花儿也在与诗人游戏。春草虽茂,但却不高,也才刚刚没过马蹄。这是作者对景物入情入微地观察,将游春人也融入春色来写了。这两句透出诗人游春的舒感

  三 、导读《天净沙 秋思》

  (一) 题解。3分钟

  1、简介作者,诗歌创作背景。

  见课文注释。补充:作者号 东篱。

  2、讲授古代诗歌常识。

  “天净沙”曲牌名,“秋思”题目。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兴于元代,又称散曲,配乐吟唱的。曲有小令、套曲之分,《天净沙》是小令。曲与词体式相近,都按调填词,但较词明快自由

  (二)熟悉诗歌。3分钟

  1、看动画,听《天净沙 秋思》朗读。

  2、学生齐读《天净沙 秋思》。

  3、教师点评,教正读音。

  (三)理解字词。1分钟

  昏鸦,见课文注释。断肠:形容极度悲伤。

  (四)整体把握,疏通文意(讨论回答)。3分钟

  1、归纳诗歌主要内容和主旨。

  前三句写景,渲染悲凉气氛。

  后两句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

  主旨:借一幅深秋晚景图的描绘,抒发了他乡游子深沉的思乡愁绪和孤独寂寞的情怀。

  (五)检查背诵诗歌。5分钟

  (六)默写《观沧海》、《次北固山下》。10分钟

  四 、作业:1分钟

  默写《钱塘湖春行》《天净沙 秋思》。思考《次北固山下》“风正一帆悬”的“正”可否改为“顺”?准备课后练习一之4,练习二。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默写《钱塘湖春行》《天净沙 秋思》。欣赏精彩诗句。归纳字词。完成课后练习一之4,练习二。

  教学步骤:

  一 、复习。24分钟‘

  (一)背诵四首诗歌。4分钟

  (二)默写《钱塘湖春行》《天净沙 秋思》。10分钟

  (三)以《钱塘湖春行》分辨律诗的首联、颔联、颈联、尾联。2分钟

  (四)作练习题,巩固字词音义、诗歌的作者姓名、字、号、朝代,诗歌体裁,以及诗歌内容。8分钟

  一、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 )

  A.沧海(cāng hǎi) 碣石(jiē shí) 绿水(lù shuǐ)

  B.竦峙(sǒng chì) 灿烂(càn làn) 浅草(qiǎn cǎo)

  C.潮平(zháo píng) 归雁(guī yàn) 沙堤(shā dī)(

  D. 啄zhuó春泥 萧瑟 sè 枯藤téng 澹澹zhàn

  二、为下列诗句中加粗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1.行不足( )A.脚B.够C.充分

  2.没马蹄( )A.沉没B.没有C.遮掩

  3.昏鸦( )A.黑色B.昏迷C.黄昏

  4.星汉灿烂( )A.银河B.星星C.星和月

  5.次北固山下( )A.一次B.停泊C.游

  三、填空

  ①《观沧海》展示曹操博大胸襟的诗句是: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②《钱塘湖春行》描绘早春的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③《天净沙秋思》点明主旨的词句是:断肠人在天涯。

  ④《次北固山下》点出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文学常识填空。

  ①《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②《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作者马致远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

  ③《钱塘湖春行》选自 《白氏长庆集》,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姓名),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

  二 、赏析精彩文句。(讨论回答)10分钟

  “小桥流水人家”是否与诗歌的悲凉气氛不相符?

  用小桥、流水、人家做反衬,这种反衬使愁情更为深切,意境更为悲凉。

  前三句只是列举了景物,和诗歌的主题是怎样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小令的前三句,18个字,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事物,九种事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事物顿生色彩,都带上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全篇纯用白描勾勒出绝妙的深秋晚景图。

  人物未出场,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景物紧紧扣着“情”;古道,是他的行经路;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也正吹在他身上,透着一种悲凉。仅仅28个字,一个长期漂流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就这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文字不多,然而思乡之情却绵绵柔长,缠绕在读者心头。

  “风正一帆悬”的“正”可否改为“顺”?

  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 “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全诗和谐优美。

  三 、完成课后练习一之4,练习二。10分钟

  四 、作业:1分钟

  课后熟读这四首诗歌和字词解释。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3.能够准确背诵并默写,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过程与方法:

  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

  诵读并背诵。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内容。

  教法学法:诵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欣赏品味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观沧海》

  1、作者简介: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挟天子而令诸侯”后,先后灭吕布,败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大胜。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他善诗歌,《步出夏门行》、《蒿里行》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2、写作背景:

  东汉末年,正当军阀逐鹿中原之时,居住在辽西一带的乌桓强盛起来,他们南下攻城掠地,成为河北一带的严重边患。建安十年(205),曹操摧毁了袁绍在河北的统治根基,袁绍呕血而死,其子袁谭、袁尚逃到乌桓,勾结乌桓贵族多次入塞为害。当时,曹操处于南北夹逼的不利境地:南有盘踞荆襄的刘表、刘备,北有袁氏兄弟和乌桓。为了摆脱被动局面,曹操采用谋士郭嘉的意见,于建安十二年夏率师北征,五月至无终,秋七月遇大水,傍海大道不通,后接受田畴建议,断然改道,经徐无山,出庐龙塞,直指柳城,一战告捷。九月,胜利回师,途经碣石等地,借乐府《步出夏门行》旧题,写了这一有名的组诗。诗中描写河朔一带的风土景物,抒发个人的雄心壮志,反映了诗人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

  3、朗读诗歌,理解诗句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Jié 临:登临 以:来,表示东临碣石的目的是观沧海

  这是本诗的第一层,交代了观海的地点,显得很质朴。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Dàn sǒng

  何:多么 竦峙:高高挺立

  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再写草木,仍是静态描写,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是本诗的第三层,诗人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是写诗人的主观感受。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这两句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观海目的,直陈其事,质朴。

  全景:动静结合,显示大海的辽阔、威严和浩荡气势。

  欣欣向荣,侧面写大海的生机勃勃。

  声势惊心动魄

  虚写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大地、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显示了诗人博大胸怀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4、诗歌品析

  诗句 内容 情感

  叙事 东临碣石 观海地点和目的 兴味盎然,胜券在握

  以观沧海

  实写 水何澹澹, 总写大海景象 动荡变化的时局需要

  山岛竦峙。总写山岛景象 一个主宰沉浮的伟人

  树木丛生,特写山岛之景 勃勃生机

  百草丰茂。突出欣欣向荣景象 乐观情怀

  写景 秋风萧瑟,特写海面之景 席卷宇内,荡平诸侯。

  洪波涌起。 突出惊涛拍岸景象 惊天动地

  虚写 日月之行, 想象之景

  若出其中;突出大海吞吐日月, 开阔胸襟,

  星汉灿烂, 包蕴万千的景象一统中国的抱负

  若出其里。

  感情:

  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写法: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观沧海》怎样总写?怎样分写?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襟的是哪几句?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观海所见、所听、所感。诗人先勾勒水和山的全景,再写树木、百草分承山景,写秋风、洪波分承水景。最后写所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5、小结:

  本诗的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的表现,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思想又很含蓄。

  二、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作者简介

  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还有“诗仙”之称.著有《李太白全集》。

  2、自主:题解,作者。

  1.题解。

  (1)闻:听到,听说。

  (2)左迁:古人尊右卑左,即贬谪。

  (3)龙标:今黔阳。

  整体翻译: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遥寄此诗。

  2·作者。

  李白: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

  3.王昌龄: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诗家天子,七绝圣手。因“不护细行”被贬龙标(黔阳)尉。

  3、读诗品诗

  指导朗读诗歌

  4、感悟诗意

  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风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5、品诗欣赏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而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因此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五溪,雄溪、樠溪、酉溪、舷、辰溪之总称,均在今湖南省西部。)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

  6、总结

  杨花 漂泊无定

  写景 离愁别绪

  子规 不如归去

  明月 陪伴友人 抒情 关怀、思念

  主题:表达了朋友的关切和同情

  探究

  1.在诗中找出与怀化有关的内容。

  答:龙标、五溪、夜郎。

  2.作者为何要写杨花与子规?

  答: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节,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传说它是蜀国国王杜宇魂化而成,叫声凄凉哀婉。因此,可以说,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3.作者为何“寄愁心与明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远在扬州、行止不定的诗人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

  4.本诗主题是什么?

  答:借月抒怀,表达惊讶、悲愤、同情、关切、安慰之情。

  第二课时

  学习《次北固山下》

  1、听录音朗读

  2、【注释】

  ①客路,当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道路。镇江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舟行”相对应。②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③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④残夜,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江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日。

  ⑤旧年,相对于新年而言,旧年未尽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谓“江春入旧年”。⑥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按:鸿雁传书,实无其事。《汉书·苏武传》载:苏武被匈奴扣留19年,汉使求苏武,单于谎称武已死,后汉使得密报,知武在某泽中,于是也谎称汉天子在上林苑射落一只大雁,脚上捆着苏武从某泽中寄来的信,单于无可奈何,只好放还苏武。

  3、问题探究

  问: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

  这是诗人的想像,很明显,船到镇江后,他要上岸再乘驿车转往别的地方去。

  问: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

  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之中

  问:你能想象出船行的图景吗?

  问:为什么要特地提到“潮平”?

  为下句“江春入旧年”张本(铺垫)

  问:这个“旧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时间?

  残冬腊月

  问: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由于新年将到,这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他却不能回家,自然要写一封平安家书,更何况他此刻看见了北归的雁,必定要路经洛阳的——洛阳在镇江西北方。

  名句赏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先说这两句所写的景象。

  2、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

  提示: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都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

  3、这两种景物跟诗人的乡愁有关吗?

  提示: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如此一天一天地过去,一年一年地过去,而诗人依旧在外奔波,不得回乡,怎能不产生乡愁呢?

  探究:

  读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你还有什么新的感受?

  “海日”两句就可以使我们产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并且相信它会突破一切阻力出现在我们眼前。

  比较赏析: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低沉、缠绵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并不低沉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相比,就显得开朗一些,是吗?说说道理。

  提示:残夜未尽,而旭日已升;旧岁未除,而江上春潮已至——不正是包含着新的希望吗?(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看谁能首先会背诵。

  四、学习《天净沙 秋思》

  1、听录音朗读

  2、作者简介

  马致远 元代戏曲作家。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曾任江浙行省务官(一作江浙省务提举)。又曾加入过"书会",并与书会才人合编过杂剧。生平未详,但从他自己的散曲作品中可以了解到,他在年轻时"写诗曾献上龙楼",热衷过进取功名。然而他仕途并不显达,因此动了"终焉计",晚年退隐山林,以诗酒自娱。著有杂剧15种

  马致远是个享有盛名的戏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元初作家中散曲流传得最多的一个。作品豪放清逸,后人认为近似诗中李白、词中苏轼。杂剧以《汉宫秋》为代表。

  3、了解关于曲的知识。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新兴的体裁就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散套和小令。散套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有标题的小令。

  文学常识

  散套

  散曲

  元曲 小令

  杂剧

  4、朗读指导

  读一读:提示:注意节奏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以诗作画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缓缓前行。只见,缠满枯藤的老树上,几只归巢的乌鸦在盘旋;潺潺流动的小溪上,一座小桥通向不远处的人家;苍凉的古道上,那孤独的游子将要飘到何方?太阳就要落山了,想着那遥远的征途,浪迹天涯的游子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九种景物 渲染悲凉的气氛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直抒胸臆 道出天涯游子之悲

  断肠人在天涯。

  寓情于景,表现了长期流落异乡的人的悲哀

  6、赏析

  纯用白描勾勒出多幅图景,极具艺术特色。曲的前三句只用了十八个字,便描绘了九种景物。

  第一句的枯藤、老树和昏鸦,构成了一幅苍凉图画。第二句写作者所见的小桥、流水、人家,这一幅画因为有人家而更有生气,流露出作者对此情此景的羡慕之情。第三个画面是:在西风劲吹的茫茫古道上,一头疲惫的瘦马在行进中。与“小桥流水人家”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至此,作者把这三幅画面又巧妙地组织在了一个大的图画当中,就渲染了一派凄凉萧瑟的晚秋郊野风情,从而含蓄地烘托出旅人的哀愁。

  “夕阳西下”,天之将黑,千里奔波的游子,家在何处?作者没有说出,却只道“断肠人在天涯”,留给人无尽的想像。

  正面: 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侧面: 小桥流水人家

  对比映衬手法

  曲子的 写作手法:

  描写 借景抒情

  抒情 情景交融

  7、比较探究

  天净沙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体会这首曲的意境,说一说这首小令与马致远的小令哪一首更能打动人?说说你的理由。

  8、作业

  1、背诵这首诗。

  2、体会诗的意境,模仿《天净沙·秋思》做一首小令。

  板书设计

  观沧海 曹操

  诗句 内容 情感

  叙事 东临碣石 观海地点和目的 兴味盎然,胜券在握

  以观沧海

  实写 水何澹澹, 总写大海景象 动荡变化的时局需要

  山岛竦峙。总写山岛景象 一个主宰沉浮的伟人

  树木丛生,特写山岛之景 勃勃生机

  百草丰茂。突出欣欣向荣景象 乐观情怀

  写景 秋风萧瑟,特写海面之景 席卷宇内,荡平诸侯。

  洪波涌起。 突出惊涛拍岸景象 惊天动地

  虚写 日月之行, 想象之景

  若出其中;突出大海吞吐日月, 开阔胸襟,

  星汉灿烂, 包蕴万千的景象一统中国的抱负

  若出其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 漂泊无定

  写景 离愁别绪

  子规 不如归去

  明月 陪伴友人 抒情 关怀、思念

  主题:表达了朋友的关切和同情

  次北固山下 王湾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低沉、缠绵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并不低沉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九种景物 渲染悲凉的气氛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直抒胸臆 道出天涯游子之悲

  断肠人在天涯。

  寓情于景,表现了长期流落异乡的人的悲哀

  教后反思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积累“澹澹、竦峙、萧瑟、听取、别枝、若、次、以、见”等文言词汇。

  2.了解诗词有关知识;诗歌五首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4.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准确背诵诗歌;

  5.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6.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1.诵读并背诵。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2.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内容。

  【教学设想】

  1.要以诵读贯穿学诗的全过程,创造浓郁的学诗的气氛。

  2.培养学生再造想像的能力和联想的能力

  3.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设计】

  同学们,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五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Ⅰ.《观沧海》

  1.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现在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三国演义》褒刘贬曹的创作倾向,导致作者并未能给曹操一个公允的评价。)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196)迎献帝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建安五年(200),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东征乌桓,也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曹丕称帝,追尊他为武帝。善诗歌,《步出夏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遗著有《魏武帝集》,已佚,明人有辑本。又有今人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2.《观沧海》写作背景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3.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4.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碣石(jié)澹(dàn)竦峙(sǒngzhì)萧瑟(sè)

  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何,多么。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以观沧海:以,表目的连词。

  山岛竦峙:竦,高。峙,挺立。高高地挺立。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幸甚至哉:幸,庆幸。至,极点。庆幸得很,好极了。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像。其,它,指沧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古诗文中“互文见义”。即文字上只交待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句中不但说:“日月之行”,也说“星汉之行”;不但说“星汉灿烂”,也说“日月灿烂”。合起来说,“日月星汉之运行与灿烂,均若出于沧海之中”。又如《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应理解为“鹊惊蝉鸣都出现于半夜明月清风的境界之中”。

  5.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①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②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1-2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事,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以下十句写观海所见。

  第二层(3-8句):描写海水和山岛。从大处落墨,从全景写起,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意思是:茫茫的大海上碧波万顷,一望无垠,只有脚下的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心。这一层全是写实景。是作衬托用。

  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动静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接着山岛写草木,充满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静动相配,展现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涌”字用得尤其出色。从描写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第三层(9-10句):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何等气魄!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③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诗人是怀着怎样的感情绘制大海形象的?

  此诗前一部分写大海景象,视野广阔,也能见出诗人胸怀之博大,但跟后一部分比,气象则略逊一筹。“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诗人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为即将挥师南下统一中国解除了后顾之忧。在踌躇满志的时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写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雄浑诗句。

  6.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7.“诗言志”《观沧海》是借景抒情,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字里行间洋溢着饱满的激情。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实景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虚景以其新奇激发读者的想像,诗人以沧海自比,表现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Ⅱ.《次北固山下》

  1.解题:古代的交通是很不发达的,即使古代的皇帝也未能坐上现代的公交车。因此,流落他乡或在外谋职的人是很难定期回家的,自然会不是产生故园之思,因此,表达思乡之苦就成为类古代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的主题。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一下,唐代诗人王湾的诗歌《次北固山下》,来共同感受一下作者那种浓浓的乡愁。

  次,这里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三面临江,形势险要,号称“天下第一江山”。

  2.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官洛阳尉。早有文名,往来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其诗流传不多。

  3.听准字音,把握五言诗的诵读节奏。

  这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浅近而音韵和谐。五言诗一般是三个节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客路,指旅途。镇江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行舟”相对应。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书,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

  4.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首联:点题。“青山”当指北固山,诗人在船上,“客路”即驿道,想像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句,又是为颈联中“江春”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这么快,怎能不令人感慨系之!这两句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尾联:诗人离家日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新年来到,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旅食他乡,久不得归,见到此景,情何以堪?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给他传递家书了。全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

  5.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6.探究想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找一幅长江下游的图片给学生看看,或者背诵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望天门山》,然后指出诗人此刻所在的具体位置。)

  “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全诗和谐优美。

  7.名句赏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也就是说它跟诗人的乡愁有关。“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相比,显得开朗一些。

  Ⅲ.《钱塘湖春行》

  1.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后迁下(今陕西渭南),曾官太子少傅。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形式主义。其诗歌形象鲜明,语言通俗,内容清新,如《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忆江南》《赋得古原草送别》等,深得人们的喜爱和传诵。一生写了很多诗,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新乐府》50首和《秦中吟》10首,都很有名,其中尤以“因事立题”的新乐府最有名,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代表作。

  2.《钱塘湖春行》是他任杭州刺史时写的。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3.听准字音、节奏,体会语言的缓急。

  七言诗句节拍有××/××/××/×,××/××/×/××。如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诵读时,每拍的后一字遇平声可适当延长,遇仄声宜作一顿,这样诵读自有抑扬顿挫的声调。

  4.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

  首联: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诗人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水面初平云脚低”勾勒出湖上早春的轮廓。“水面”指西湖湖面。水面初平写春水新涨,湖面水位上升,与堤平的景象。“云脚低”指白云重叠,和湖面上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脚,有下垂义。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这样的景象给人们带来了一片生机勃勃之感。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主观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这样写,暗切题中“行”字。草初生,故“浅”,也是早生景象;“没蹄”,也是暗切“行”字。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诗人的游踪:诗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即游踪:从孤山的北面到湖东的白堤。

  5.从《钱塘湖春行》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写初春景象?

  注意细节描写。如“水面初平”(见注释);“争暖树”,“暖树”者,向阳之树也,春寒未退,故莺争集其上;“啄春泥”,燕初来也;“没马蹄”,草初生也──这些都是初春的景象。(早莺、新燕、乱花、浅草。)

  6.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最爱湖东行不足”句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已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7.“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说“几处”,可见不是“处处”;说“谁家”,可见不是“家家”。因为还是初春季节。这里的“早”和“新”在意义上互相生发,把莺和燕联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因为是“早莺”,所以抢着向阳的暖树,来试它滴溜的歌喉;因为是“新燕”,就会引起人们一种乍见的喜悦。

  8.小结:这首诗的题意主要在“行”字。诗人写骑马游春的乐趣,截取从孤山寺北写起至白沙堤至。开头写“湖平初平”是孤山寺所见之景,中间写游程中所见,最后用“绿杨阴里”写白沙堤之景,明丽轻快,令人目迷神驰。

  Ⅳ.《天净沙·秋思》

  1.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字就生动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题目。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兴于元代,又称散曲。曲有小令、套曲之分,《天净沙》是小令。曲与词体式相近,都按调填词,但较词明快自由。

  2.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著名散曲家。一生著有《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岳阳楼》《马丹阳》《黄粱梦》等杂剧共15种,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代杂剧四大家。并写有小令、套数二百余首,经后人辑入《东篱乐府》。他在元代散曲作家群中,位居第一。在他的作品中,更能反映他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元人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王国维称赞其“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是“小令之最佳者”。

  3.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调虽然低沉些,却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全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前三句)作者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种景物巧妙组合,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游子漂泊行旅图。

  第二层次(四、五句)“夕阳西下”进一步点明时间。“断肠人在天涯”是点晴之笔,点明了人物,道出了游子的情怀。

  前四句写景,极力渲染悲凉气氛,均系为此作铺垫。

  4.这篇作品在布局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前三行全是写景,没有提到抒情主人公,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他眼中所见;“古道”是他的经行地;“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正吹在他身上。透着一种悲凉。仅仅28个字,一个长期漂流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就这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文字不多,然而思乡之情却绵绵柔长,缠绕在读者心头。

  把这些细节联结在一起,就会出现这样一个境界: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阵阵冷飕飕的西风,落叶纷飞;古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暮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这时,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进在古道上。这时太阳就要下山了,太阳也回家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难熬的长夜。唉,自己有家难归,令人心碎肠断,更添悲愁。

  在作了这样的铺垫之后,作者才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异乡人望了一眼即将西沉的夕阳,不禁叹道:“断肠人在天涯。”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乡愁何等浓重。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古人说:“凡景语,皆情语。”这篇作品除最后一句外,全都是景语,而字字都是扣着“情”来写的,这就是它艺术上的动人处。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教案】相关文章: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教案10-12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教案01-31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古代诗歌五首教案10-23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新课标教案设计10-02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古代诗歌五首》教案12-18

初一上册语文《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12-18

初一上册语文古代神话三则教案10-23

七年级语文古代诗歌四首的教案设计01-31

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古代诗歌四首》教案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