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八年级作文之领悟

时间:2021-03-05 15:53:22 八年级 我要投稿

八年级作文之领悟

  领悟是指接受者在鉴赏艺术作品时,对与世界奥秘的洞悉,人生真谛的彻悟,以及精神境界的升华。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作文之领悟,欢迎参考阅读!

八年级作文之领悟

  篇一:周末领悟摆脱时间

  时间是世界的主宰,有谁能够摆脱它呢?是比光速更快的小分子?是那些穿越到未来惩恶扬善的超级英雄?在现实生活中,我知道我能摆脱时间。

  当我沉醉于某件我钟爱的事情时,会产生一种心灵撞击的情感,让我暂时忘掉时间。这让我产生一种永恒的直觉,比如那个温暖的下午。

  我目不转睛地盯着一道几何题,钢笔、铅笔、直尺、圆规把我全副武装。教室里没有几个人,充满了严肃的气息。我宛如从高山跳下的蹦极运动员,一头扑进了题目的旋涡中。那些文字和数字,仿佛都动起来了一般,锁住了我的眼睛。那是一个长相稀奇古怪的三角形被无情地大卸三块,仿佛在为自己被“毁容”而独自生着闷气,周围的字母蹦蹦跳跳得自得其乐。我把所有已知条件标上去后便陷入了沉思。我专心致志地注视着它,几乎尝遍了所有的辅助线:延长、截取、连接、翻折、平移……虽然均以走投无路而告终,但我却是越被打击,越想成功,仿佛这道题是专门为我而出。我纹丝不动地坐在那里,全神贯注地写着,画这,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我开始尽情地发挥我的想象力,不再用常规方法了:画等腰、画圆、作30度角……我尽可能地想不同的方法,那个可怜的三角形已被我画得面目全非。终于如我所愿,我的想象力帮助了我:我在三角形里作了一个等边的小三角形,又连接了一个端点,终于证明了两条线段的血缘关系。

  再看看我那“伟大而悲哀”的三角形变成了披萨饼,被我涂抹得花花绿绿,还被更加“无情”地切成了若干小块。我长吁一口气,自豪地躺在椅背上,才感觉腹中空虚——我既觉得自己学识还太少,做题还需要经验,更重要的是,我饿了,好像几十年没吃东西似的。下午的时间匆匆流过,而我却找到了一种永恒的直觉,暂时摆脱了时间!

  永恒不是对某一次经历的重复,而是在时间统治的国度里,打开了另一扇门,推开了另一扇窗,它因为我们对事物的热爱而诞生,从而摆脱了时间的束缚,忘记了它的存在。

  因为,永恒的概念不就是对时间的否定吗?

  篇二:学习弹琵琶的领悟

  每到放假的时候我就要去宜都我姑奶奶家里学习弹琵琶,我住在宜昌,她在宜都,虽然不是很远,但是对我来说算不上很近。所以每次我去学习的时候就是我的家人比较担心的时候,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事情,不可能每次都送我去,加上爷爷奶奶年纪都大了,身体不是很好,很多的时候都是我一个人去一个人回来。

  姑奶奶那里有很多的学生都是在学琵琶,也还有几个是学习古筝的,我不知道当初自己为什么要学这个,但现在开始学了就要学好。

  学琵琶是一件很枯燥无味的事情,开始的时候没有小琴,只好先用大人的练习。我最初连琵琶都抱不好,没练几下琵琶就东倒西歪的,还有自己的手也很小,琵琶的品位我也有点够不着,更不用说什么谱子,节拍了。

  这样过了一年以后我才慢慢地知道了一些乐理上面的知识,也渐渐地会弹一些曲目了。

  我只有每个星期放假的时候才有机会去练习,在家里上学的时候自己不知道为什么不想练习琵琶,甚至对它有了一种抵触的情绪,一放学看到它就烦人,更不用说练习了。可是这个事情是我当初自己答应了的,现在反悔不学了也好像是说不过去。有几次我为练习的事情和父母交谈过的,可是每次都是我乖乖地拿起琵琶开始练习。不是我的父母非得叫我学习,他们只是讲道理给我听。

  对我来说,练琵琶是一件苦差事,但是我现在是有苦说不出,谁叫我当初满口答应学这个东西呢?从最开始练习的时候觉得新奇到现在的烦躁,甚至是抵触,都是我自己答应了的事情,要不不学,要学习就要学好,这个是我妈妈说过的,我觉得他们说的也是非常的`有道理。

  我爸爸也给我讲过一个半途而废的故事,我不想成为一个那样的人。后来当我明白了一些道理的时候,我觉得练琴也不是那么的难受了。记得有一次我去姑奶奶家里练琴时候,姑奶奶表扬了我:“你今天练习的很好,弹的也很不错,很有感觉,我希望你能够长期的坚持下去”。当时我高兴极了,回到家里我把这个事情告诉了爸爸妈妈,他们都为我感到高兴。

  在后来的几年里,我很认真地练琵琶,还和姑奶奶的学生一起到外地去考试学习,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通过学琵琶这个事情让我明白了一些道理,人要有持之以恒的信心,加上刻苦的练习,就会有好的收获。

  篇三:领悟

  10月25日下午,有幸再次听到了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的讲座,每次听他的讲座,总能被他那种强烈的个性所打动,对数学的热爱是他生命中不悔的主题,他把一个我们原本认为枯燥的数学世界变得如此生动、有趣、迷人……他的数学课堂,他的讲座总在不知不觉中流淌出一种浓浓的文化气息,散发出一种怡人的书香……他说:“我就是数学。”这句霸气的话语令我折服。因为霸气源于自信,自信方可彰显气势。没有充足的底气,没有足够的积累,谁敢如此掷地有声!一个人代表一门学科,这正应了雅斯贝尔斯说的“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华老师正是用他生动的课堂与强烈的个人魅力诠释了数学的精彩,成年的我们已情不自禁被他所吸引,何况孩子,我相信他的学生一定从他那里,感受到了独具魅力的数学世界。我敢肯定,在这些孩子心里,华老师就是数学。

  回忆自己小时候,很喜欢语文,因为老师认为我在班里年龄最小还有些聪明,于是上课可以允许我随意发表观点,即使和他作对。我小时候是纯粹的应试教育,可真正考起试来反倒很轻松,全是书本上的内容,只要上课听了,就可以拿高分。于是,我得出了小学时喜欢语文的结论,因为那是一种自由的、可以畅所欲言的感觉。

  初中时,我又喜欢上了数学。因为我遇上了一个有意思的数学老师,他可以允许我在作业本上写:会做的,不做了。于是,一学期下来,我的数学作业本还像是新的,每天就写一行字:“会做的,不做了。”老师也说到做到,从未因此而找过我的麻烦,当然我也保证了每次数学考试,150分的卷子从不低于145分。相比之下,我开始讨厌语文,我讨厌老师永远在讲解那些枯燥的语法知识;我讨厌老师把鲁迅的一句话分析出三、四种深刻含义;我更讨厌永远背不完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于是,我得出了初中讨厌语文的结论,因为那是一种寡味的、死记硬背的感觉。

  席慕容说“生命里有个不悔的主题,仿佛是一种强烈的个性才能引入,堕落或者超升。”华特显然是超升的,他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在告诉我们:一个成功的老师,必定都有着强烈的个性,必定都有着坚持与等待,必定都在阅读与思考中潜行。

  我,渴望有一天也能底气十足地说:“走上讲台,我就是语文。”于是,我在逐渐了解蜕变的过程后发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