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二者必居其一成语故事

时间:2023-01-07 16:40:08 成语故事 我要投稿

二者必居其一成语故事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成语吧,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还苦于找不到好的成语?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者必居其一成语故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者必居其一成语故事

  二者必居其一

  【注音】èr zhě bì jū qí yī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孟子带学生去齐国,提了建议不被采纳就离开齐国,齐王送他100金,他推辞不受。而到了宋国却接受70金,到了薛国接受50金。学生陈臻对此不解,这两种行为对错二者必居其一。孟子耐心地分析当时的具体情况,陈臻认为有道理。

  【典故】前日之不受是,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居一于此矣。  战国·邹·孟轲《孟子·公孙丑下》

  【解释】居:占。只能在两者中选择其中的'一种。

  【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两种选其一

  【相近词】二者必取其一

  【成语造句】

  ◎ 泰丰公司主张自己的权利时只能二者必居其一,不可能同时提出这两项请求。

  ◎ 把"港台歌星"同反动、黄色、低级之间划等号,要么是"左"得出奇,要么是缺乏知识,二者必居其一。

  二者必居其一成语故事

  孟子向齐王提了很多治国建议,齐王都不予采纳,最后孟子只好离开。齐王赠送给孟子金100两,孟子也拒不接受。但是后来在宋国和薛国时,他却接受了宋君的70金和薛君的50金。

  孟子的学生陈臻向孟子说:“如果说您不接受齐王的赠金是对的,那么,接受宋君、薛君的赠金就不对了;如果说接受宋君、薛君的赠金是对的,那么,不接受齐王的赠金就不对了。一个人前后的行为应当一致,您只能在这二者中选择一种(‘夫子必居一于此矣’),怎么前后矛盾呢?”

  孟子向陈臻解释说:“我这样做是有原因的,在宋国,我还将去很远的地方,路上要用钱,不接受钱能行吗?到了薛国,看见我住的地方有士兵站岗。薛君给我50金,我接受了,但不是自己要,而是把它分给了士兵。至于齐国,齐王给我的赠金,我没有用处,没有用处而又要别人的赠金,那不是向别人借钱吗?天下哪有君子向别人借钱的呢?”

  陈臻听了,觉得老师说得很有道理。

【二者必居其一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成语故事05-26

经典成语故事11-04

成语故事11-19

经典的成语故事05-07

关于成语故事12-15

乐不思蜀成语故事04-02

成语故事:守株待兔12-23

成语故事:杜渐防微12-24

成语故事杞人忧天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