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创新设计及反思

发布时间:2017-10-20  编辑:林仪 手机版

  上九,潜龙勿用。

  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

  但作者为什么没有给它们加上标点呢?

  理解这个问题之后,请你模仿同窗们的神态和语气表情朗读这一段。

  设计此题,是为了让学生理解作者“不标点的艺术”,同时训练朗读(同上)。

  参考答案

  有人说,因为古书都没有标点,所以作者在这里不加标点。不对,若这样的话,先生读的书也该不加标点了。我认为,不加标点,正是对这些同窗读书情态的真切生动的描绘,我们可以称作“不标点的艺术”。

  认真读书,应当有正确的停顿快慢、语气语调,应当抑扬顿挫,琅琅上口。而胡乱应付的,则完全不考虑这些,有口无心地直着嗓子一个音调读到底。想一想,小孩子们天性爱玩,他们本不愿意读那些难懂的古书,刚刚被老师从“寻蝉蜕”、“折腊梅花”和“捉了苍蝇喂蚂蚁”的有趣活动中喊回到枯燥无味的书屋,怎会立刻身心投入地读书?所以此时的所谓读书只不过是在老师的督促下应付而已:不但没有应有的语气语调,而且没有停顿与快慢的区别,甚至还可能不懂是什么意思,绝不像先生读得那样沉醉和入神。鲁迅为了表现这种情形,便采用了这种“不标点的艺术”——不给所读文句标点,以示没有停顿,一气到底。这就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当时同窗们读书的情态。若是按正常行文要求加上标点,反而没有这种效果。还要注意,这种情形虽如课文所说是“人声鼎沸”,但肯定维持不了多久,因为只是放开喉咙读“一阵”,过不了多久,恐怕便又“低下去,静下去了”。

  加标点是一种艺术,“不标点”也是一种艺术。这又是鲁迅的大师手法!

  四.探究“似乎确凿”的匠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开头说: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似乎”表示猜测,“确凿”表示确实,二者是矛盾的。我们该怎样理解呢?

  设计此题,是为了让学生理解作者遣词造句的艺术匠心。

  参考答案

  “教参”的答案是:

  这句话是用成人的眼光来看的。“确凿只有”断定其中不会有什么动人之处;“似乎”又对这断定有踌躇,这是表示是否记得清楚还不敢说。

  这一答案不能让人信服,因为说来说去,终究还是矛盾的。

  理解这句话的关键是理解“似乎”一词。“似乎”除了表示猜测之外,还表示“从表面看是如此,而实际上并不如此,或不仅如此”。

  首先我们应该确认,百草园是一座“荒园”,其中“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这只是表象。透过这一表象,特别是跟三味书屋相比,百草园却又是一个“乐园”——其中有许多令儿童感兴趣的植物、昆虫,以及让人感兴趣的活动:玩放屁虫、摘覆盆子、捕鸟、听美女蛇的故事……或者说,这里有作者童年的自由、童年的欢乐,有与三味书屋相比远为丰富有趣的生活。这,怎能说“确凿只有一些也野草呢”?为了准确表达这种丰富的内涵,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似乎”——从表面看是如此,而实质上并不如此或不仅如此。“似乎”和“确凿”在一起连用,表面看来是矛盾的,但矛盾的现象后面,是作者高明的语言艺术。

  这种妙处,和“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是一样的。

  “似乎确凿”一句,表现了作者巧妙的艺术匠心和炉火纯青的语言功力!鲁迅真不愧是一位语言的大师!

  五.讲“童心”的艺术

  教学中固然需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启发他们思考、讨论和探究,但教师的“讲”也是必要的,有时甚至是必须的。在大家都不敢“讲”,生怕一“讲”就是“注入式”的时候,“讲”反而成了一种“创造”。

  这一课的“讲”,我采取了“欲扬先抑”的方法。

  在百草园的景物一段,我先让学生讨论:“百草园景物”这一段是本文写得最好的段落之一,你认为它还好在哪里?学生讨论之后,我也发表了下面与同学们“不同”的评论:

  鲁迅所说的“乐园”只是一座“荒园”而已!他自己也说“确凿只有一些野草”,怎么能说是“乐园”呢?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很普通嘛!黄蜂、蜈蚣都是毒虫,让人害怕!斑蝥,就是放屁虫么,煞风景!哪里有什么“无限的趣味”?

  正当学生疑惑是,我话锋一转:

  但是,这就是童心,这就是童趣,这就叫做天真浪漫,这就是孩子们对自然界的好奇!越是这样,就越有童趣。这是不能用成年人的眼光来写的。

  同样,美女蛇的故事一段,我评论:

  美女蛇的故事很不科学,很不可信么!世上怎么会有“美女蛇”呢?老和尚怎么能从人脸上看出“妖气”呢?“飞蜈蚣”怎么能有那样神奇的魔力呢?

  “结末的教训”也很荒谬么——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地地道道的歪理!

  鲁迅也很傻么——不但相信这瞎编的故事,还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但直到现在,总还没有得到……智商太低了!

  但是,偏偏这样写才符合儿童心理,才富有儿童情趣,而且还有幽默效果。而且,越荒谬,越傻,越是歪理,就越符合儿童心理,越有儿童情趣,也越有幽默效果!

  在“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也许是因为……罢,也许是因为……罢,也许是因为……罢”之后,我又提示:这里,作者又把自己写得很“傻”……不过,这次没有“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