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综合复习题

发布时间:2017-02-08  编辑:舒文 手机版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综合复习题】

  第 二 单 元

  5、古诗两首

  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意思。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组词。

  莫( ) 腊( ) 疑( ) 浑( )

  漠( ) 蜡( ) 凝( ) 晖( )

  三、补充成语。

  ( )精会神 自相( )盾 舍( )为人

  ( )盆大雨 守( )待( ) 波( )壮阔

  四、下列各组词可以用哪一个词语来概括?请写在括号里。

  1、苹果 香蕉 梨 哈密瓜 ( )

  2、赤 橙 黄 绿 青 蓝 ( )

  3、风衣 衬衫 夹克 羊毛衫 ( )

  4、碗橱 方桌 床 梳妆台 ( )

  五、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题西林壁。( )

  A、做题 B、书写,题写 C、题目

  2、只缘身在此山中。( )

  A、缘由 B、缘分 C、因为

  3、山重水复疑无路。( )

  A、不相信 B、疑心 C、以为

  六、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1、《题西林壁》是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_所写,描绘农村丰收的欢乐景象和乡村风光习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____________”字,表示了农家款待客人的盛情。

  6、爬山虎的脚

  一、认真读课后然后填空。

  1、这篇课文的作者是 。

  2、作者先介绍了爬山虎的叶子,是从叶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个方面讲的。

  3、作者在介绍爬山虎的脚的时候,先讲爬山虎脚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再讲爬山虎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讲了爬山虎的脚与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加上偏旁组成你学过的字,再组词。

  甫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占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艮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相当( ) 牢固( ) 休想( )

  新鲜( ) 舒服( ) 均匀( )

  四、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满:A、全部充实 B、达到一定期限 C、全 D、满足 E、骄傲

  1、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 )

  2、假期已满,我准备返校了。( )

  3、老师满意地说:“不错,你们真能干。”( )

  4、会场里人满了。( )

  五、选字填空。

  巴 爬 触 贴 拉

  爬山虎的脚( )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成小圆片,(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一把,使它紧( )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 )。

  六、比较下列词语。

  (1)“重叠”、“重复”都有“重”的意思,区别是什么?

  (2)“平均”、“均匀”都有“均”的意思,区别是什么?

  (3)“波浪”、“波纹”的区别是什么?

  七、缩写句子。

  (1)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

  (2)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

  八、给句子选择正确的解释。

  1、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墙上。( )

  A、这句话写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由直变弯的。

  B、这句话写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紧贴在墙上的。

  C、这句话写爬山虎的脚是怎样把茎紧贴在墙上的。

  2、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

  A、这句话写爬山虎的脚巴在墙上是相当牢固的,不费一点儿劲是拉不下爬山虎的一根茎的。

  B、这句话写爬山虎的脚巴在墙上是相当牢固的,不费一点儿劲就能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来。

  C、这句话写爬山虎的脚巴在墙上是相当牢固的,费上多大劲也拉不下爬山虎的一根茎来。

  九、阅读课文第3自然段,完成练习。

  (1)这段话主要写什么?( )

  A、爬山虎的脚是怎样一步一步向上爬的。

  B、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状和颜色。

  C、爬山虎生长的地方及叶子。

  (2)把这一个自然段中的比喻抄写在下面。

  (3)按要求抄写句子

  A、写爬山虎脚的颜色的句子。

  B、写爬山虎的样子的句子。

  想想为什么爬山虎的叶子的叶尖一顺儿朝下,而且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

  7、蟋蟀的住宅

  1、作者从住宅的选址、外部、内部三方面写蟋蟀住宅的特点。蟋蟀选址的特点:

  。住宅外部的特点

  住宅内部的特点: 。

  2、蟋蟀修建住宅的动工时间是 ;用它的前足 ,用钳子 ,后足 ,后腿上的两排锯子 。

  二、组词。

  弃( ) 毫( ) 扒( ) 址( )

  充( ) 豪( ) 趴( ) 扯( )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有名( ) 疲劳( ) 安静( )

  简朴( ) 慎重( ) 隐蔽( )

  四、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光滑( ) 弯曲( ) 潮湿( )

  复杂( ) 热闹( ) 狭窄( )

  五、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 )蟋蟀不是挖掘专家,( )它的工具又是那么柔弱,( )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2、蟋蟀的出名( )由于它的唱歌,( )由于它的住宅。

  3、( )屋子内部没什么布置,( )墙壁很光滑。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

  1、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缩写句子:

  2、蟋蟀建筑住宅并没有特别好的工具。

  改为设问句:

  七、理解句子的意思。

  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蟋蟀是靠 来挖掘的,所以它的挖掘工具是那样简单。

  2、之所以说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是因为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太阳花

  我喜欢太阳花,它是夏天里常见的一种极普通的花。

  太阳花的茎有红色的,有绿色的。那茎很嫩,似乎用手一掐,就会冒出水来。

  太阳花的叶子很特别,小而厚。叶的表面像涂了一层薄薄的蜡,光洁,碧绿。

  太阳花的花朵颜色格外鲜艳,有的洁白如玉,有的鲜红似火,有的深黄若金,而那粉红的就像抹了一层淡的胭脂。花朵并不大,多层的花瓣自然娇艳,单层的花瓣更俏丽,真讨人喜欢。

  我喜欢太阳花,不只在于它毅色鲜艳,更因为它有完强的生命力。它不怕日晒,风吹,雨打,那样子总是蓬蓬脖脖的,只要掐下一枝小小的茎,插在尼土里,不久就会生根,开花。

  1、文中依次介绍了太阳花的 、 和 。

  2、找出文中说明我为什么喜欢太阳花的句子,画上“——”。

  3、太阳花顽强的生命力体现在它

  和 两方面。

  根据诗句的内容,请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

  ①清明时节雨纷纷 ②可怜九月初三夜 ③二月春风似剪刀

  ③小荷才露尖尖角 ④遥知兄弟登高处 ⑤已是悬崖百丈冰

  正确顺序是: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_____________年的一天,_____________因为生病住院,他在看世界地图打发时间,偶然发现南美洲上巴西的______________的部分与非洲______________呈直角凹进的______________形状不可思议地______________。他因而产生奇想:在太古时代,地球上所有的______________都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因为不断_______________,才分成今天的各个大陆。后来,他作了题为“________________”的演讲,提出了关于_________________的假说,引起了地质界震动。

  二、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 )的病房 ( )地出神 ( )的部分 ( )地吻合

  ( )的海湾 ( )地端祥 ( )的资料 ( )地发现

  三、我能在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反的词。

  硬( ) 打击( ) 沮丧( )

  轻( ) 文静( ) 谨慎( )

  四、划掉每组词语中不同类的词。

  1、东海 南海 黄海 上海

  2、时光 阳光 月光 星光

  3、茶杯 茶壶 茶盅 茶叶

  五、按要求写句子。

  1、魏格纳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了!(改为“把”字句)

  2、魏格纳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科学家柯彭教授。(改为“被”字句)

  六、认真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练习。

  1、“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是一个( )句。

  A、反问 B、设问 C、疑问

  2、本文题为“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引出了什么“发现”。

  3、魏格纳重大发现的成功依靠的是什么?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树。你听说过能产面粉、结面条、长面包的树吗?

  老挝有一种“面粉树”,将它的树皮剥下来,晒干磨成粉,就成了面粉。非洲南部有一种奇怪的树,它结的果实是条形的,最长的有两米,人们叫它“须果”。须果成熟后,放在水里煮熟,捞起来加上调味品,就成了味道鲜美的面条了。人们称这种树为“面条树”。还有一种热带海岛上的“面包树”,结的果实圆圆的,大的像西瓜,小的像柑橘,营养很丰富。热带居民把它当做主要的食品。

  1、用波浪线画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这个句子把 比做 。

  2、这篇短文向我们介绍了 、 、 三种奇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

  二、改正词语中的错别字。

  宽敝( ) 瑞详( ) 往费心机( )

  既使( ) 选泽( ) 豪不可惜( )

  斩新( ) 顷诉( ) 精神大震( )

  三、选词填空。

  简朴 简单

  1、王老师一直过着( )生活。

  2、这道题很( )。

  隐藏 隐蔽

  3、蟋蟀的住所非常( ),( )在青草丛中。

  静谧 安静

  4、教室里非常( ),同学们都在认真做作业。

  5、魏格纳在( )舒适的病房里坐卧不安。

  四、指出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蟋蟀有特好的工具吗?没有。 ( )

  2、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弹琴。 ( )

  3、魏格纳在病房里坐卧不安,就像软禁在牢笼中的困兽一般。 ( )

  4、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 )

  五、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蟋蟀和别的昆虫一样,都能随遇而安。 ( )

  (2)魏格纳是德国著名的天文学家、气象家和地球物理学家。 ( )

  (3)“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中的“着”念“zh‚o”。 ( )

  (4)《题西林壁》是苏轼的一首诗,诗中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 )

  六、修改病句。

  1、故事书对我十分感兴趣。

  2、这本故事书的内容和插图都很漂亮。

  3、怎么也忘不了发生在过去的往事。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迷恋___________研究,长期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昆虫,成了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

  2、爬山虎的脚长在___________上。茎上长___________的地方,___________伸出___________六七根___________,每根细丝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九、   枯叶蝶

  枯叶蝶就像两片灰色的枯叶,除了翅膀的轮廓,一点也不像蝴蝶。

  生物学家说,它变成这个样子有利于它的生存。

  我却感到它很可悲。为了保存自己,竟抛弃了自己斑斓的色彩和优美的图案。它再也不是一只蝴蝶了,它失去了蝴蝶的灵和韵。失去了自己的本,失去了自己的品格,那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

  枯叶蝶只是一种稀有蝴蝶。绝大多数蝴蝶面对着残酷的生存环境,也不愿意放弃对展示自己本质的追求。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 )的色彩 ( )的图案 ( )自己 ( )追求   2、不改变意思,将下面的句换一种说法。

  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失去了自己的品格,那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

  3、枯叶蝶的外形像两片灰色的枯叶,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它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

  期中综合检测

  二、形近字组词。

  颈( ) 厉( ) 待( ) 踩( ) 撞( )

  劲( ) 历( ) 侍( ) 彩( ) 幢( )

  三、火眼金睛找错别字。

  我们的船渐渐逼进榕树了。我有几会看清他的真面目,真是一朱大树,枝杆的数目不可记数。( )

  四、选词填空。

  责备 叱责

  1、白鹅一看到生人就会厉声( )。

  2、白鹅看到空空如也的饭罐,便昂首大叫,似乎( )人们供养不周。

  呼唤 叫唤

  3、挨了打的小狗,痛得龇牙裂嘴,不停地( ),听了让人心痛不已。

  4、小猫十分贪玩,任凭主人怎么( ),还是不肯回家。

  五、选出不同类的一组,画“——”。

  1、飞机 轮船 汽车 火车 机器

  2、写字 做操 踢球 跳绳 游泳

  3、金黄 翠绿 粉红 浅蓝 黑夜

  4、桃花 梨花 雪花 菊花 葵花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

  1、鹅的步态,更是____________。大体上与____________相似,但鸭的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之相;鹅的步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颇像____________。

  2、“噢!是这么回事呀!”巨人终于明白,没有____________就没有____________,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

  3、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它还会_______________叫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化多端。

  七、乱句重组。

  ( )淡红色的花串在摇动着,好像在高兴地点头。

  ( )我家后院,种着两棵半人高的蓖麻,枝粗叶大,很神气。

  ( )在红花下面的的绿叶中间,还开着一串鲜艳的黄花,与上面的红花,周围的绿叶相映衬,显得格外艳丽。

  ( )它们的茎杆是浅绿色的,一节一节,好像甘蔗一样,节上还长出好多枝丫,像小树。

  ( )叶子呈八角形,边上还有细齿,一根茎上有四、五片这种深绿色的叶片。

  八、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不知摔多少个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它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它到院子里来了。院中花草可遭了殃。它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它是那样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1、这段话写的是刚满月的小猫,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表现小猫的特点,作者写了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举动。

  3、你觉得文中哪句话最能体现作者对小猫的喜爱之情,请画上“——”。

  九、   我爱家乡的柿子树

  我的家乡在安宁,那里的人们常在庭院中栽上惹人喜爱的柿树。

  阳春三月,百花争艳,经历了寒冬腊月的柿树,沐浴着春天的阳光雨露,开始吐芽抽枝长叶,并开满了细小的黄色花朵。随着夏季的到来,天渐渐热起来。这时的柿子树,绿叶覆盖,舒展着粗枝大叶,像一把巨大的绿伞,为人们挡住骄阳,让人们在“伞”下乘凉。

  金色的秋天来了,柿树的一身绿叶悄悄地变红,青绿的果头也悄悄地变成了金黄色。这时的柿树,像燃烧的火炬一样,装点着祖国河山大地。几经银霜,柿树脱下美丽的红装,留下满树又大又圆的果实,在秋风中摇摇欲坠,在太阳下露出诱人的笑脸,仿佛告诉人们:快来收获吧!

  1、阅读画线第一句,回答:

  ① “这时”指 。

  ② 这句话是个 句,用 来比 。

  ③ 这句话描写的是 的景象。

  2、阅读画线第二句,回答:

  ① “几经”的意思是 。

  ② 这句话是个 句,从 这些词语中可看出。

  ③ 这句话写出 的景象。

  3、这篇短文按 顺序来写 ,表达了

  的思想感情。


更多相关文章:

1.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

2.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

3.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

4.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

5.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复习题

6.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复习题

7.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复习题

8.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复习题

9.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综合复习题

10.四年级小学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试卷(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