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寒假古诗文提高训练

发布时间:2017-01-03  编辑:林仪 手机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9分)

  魏公子列传(节选)

  ____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①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辨士说王万端。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____ 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复引车还,问候生。侯生笑曰:“臣固知公子之还也。”曰:“公子喜士,名闻天下。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公子再拜,因问。侯生乃屏人间语。

  ____ 公子从其计,如姬②果盗兵符与公子。公子行,侯生曰:“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于是公子泣。侯生曰:“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公子曰:“晋鄙噬啃宿将,往恐不听,必当杀之,是以泣耳,岂畏死哉!”于是公子请朱亥。朱亥笑曰:“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遂与公子俱。公子过谢侯生。侯生曰:“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公子遂行。

  ____ 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

  ____ 公子与侯生决,至军,侯生果北乡自刭。

  ____ (节选自《魏公子列传》,有删节)

  注:①胜:平原君名胜。②如姬:魏王最宠爱的妃子。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①欲以客往赴秦军____ ②空以身膏草野

  B.①复引车还,问侯生____ ②虞常果引张胜

  C.①何功之有哉____ 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D.①公子过谢侯生____ ②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魏公子“能急人之困”的“高义”品行的一组是

  ①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 ②计不独生而令赵亡____ ③我岂有所失哉

  ④公子再拜,因问____ ⑤往恐不听,必当杀之 ⑥公子遂将晋鄙军,进兵击秦军

  A.①③④____ B.②③⑤____ C.①②⑥____ D.④⑤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秦赵长平之战后,秦军乘势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危急关头,平原君多次写信、接连派使者到魏国请求救援,魏王才派晋鄙带兵救赵。

  B.魏公子无忌被平原君斥责,为了证明自己是真心想要救援赵国,在得不到魏王允许的情况下,决定率领自已的门客去和秦军决一死战。

  C.侯生不愿“赴死”一事,引得魏公子反思自己是否对侯生还有什么做得不够的地方,而侯生认为公子又回来见自己肯定是因为恨自己。

  D.侯生献计给魏公子:请如姬盗出兵符,让朱亥椎杀晋鄙。他的行为只有一个目的,即报答魏公子无忌的知遇之恩,为此甚至不惜一死。

  12.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3分)

  (2)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3分)

  (3)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苏武传》)(3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____ 世人画韩退之,小面而美髯,着纱帽,此乃江南韩熙载耳尚有当时所画题志甚明熙载谥文靖江南人谓之韩文公因此遂谬以为退之退之肥而寡髯。元丰中,以退之从享文宣王庙,郡县所画,皆是熙载。后世不复可辩,退之遂为熙载矣。

  ____ (节选自《梦溪笔谈》)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南乡子 秦观

  妙手写徽真,水剪双眸点绛唇。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只露墙头一半身。

  往事已酸辛,谁记当年翠黛颦?尽道有些堪恨处,无情,任是无情也动人。

  (1)这是一首题画词,词中徽真的形象是怎样的?词人主要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的?(4分)

  (2)词人观赏画作之后有什么“堪恨处”?请简要分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如答题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5分)

  (1)重湖叠巘清嘉,________ , ________ 。(柳永《望海潮》)

  (2)________ ,________ ?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

  (3)倩何人唤取,________ ,________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________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5)歌台暖响,春光融融;________ ,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6)________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7)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 。(司马迁《廉蔺列传》)

  (8)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__ 。(鲍照《拟行路难》)


  9.D(辞别;A率领∕把;B引导,带着∕牵攀,招供;C功效,作用∕功绩,功劳)

  10.C(③是自我反省,④是虚心问计,⑤是写魏公子的不忍之心)

  11.D(A魏王派兵是在平原君“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的情况下,“接连派使者”:是在派兵之后;B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是真心想要救援赵国”,而是发自内心去救,“得不到魏王允许”错;C原文中“恨”是“埋怨”“恼恨”的意思,再者“不愿‘赴死’”也错)

  12.(1)公子自已估计,恐怕终不能得到魏王的允许了,他决计不独自苟存而使赵国灭亡。(“度”:估计,1分;“计”,决计,打算,1分:大意1分)

  (2)我对待侯生的礼节也够周到了,天下没有人不知道。(“所以”表示动作的方式,1分;“备”:周到,1分;大意1分)

  (3)(武帝)就派孙武以中郎将的身份,让他持节出使匈奴,送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并送给单于丰厚的礼物。(“赂”:赠送,送给,1分;“留在汉者”:定语后置,1分;大意1分)

  13.(3分)此乃江南韩熙载耳/尚有当时所画/题志甚明/熙载谥文靖/江南人谓之韩文公/因此遂谬以为退之/退之肥而寡髯。(多断一处扣1分,错两处扣1分)

  【参考译文】世人画的韩愈,面部小而且有漂亮的胡子,戴着纱帽,其实这是江南的韩熙载。还有当时的画可以作证,画上的题记说得很清楚。韩熙载的谥号是文靖,江南人称他为韩文公,因此大家就将他误以为是韩愈。韩愈胖而且胡须很少。元丰年间,用韩愈附祭文宣王庙,郡县画的韩愈像,都是韩熙载。后世不能再辨认,韩愈就成了韩熙载了。

  14.①徽真是一位双眸明澈、红唇娇小、(半)身姿妩媚的美丽女子。(2分)词人主要是用白描的手法表现画中人的形象。(2分)②“堪恨处”是画中人的“无情”,只是美人图。(2分)从词的感叹之中不仅间接地表现了画中人物之美,也从侧面赞赏了画工艺术之精。(2分)

  15.(1)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3)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4)剑阁峥嵘而崔嵬 (5)舞殿冷袖,风雨凄凄。(6)梧桐更兼细雨(7)以先国家之急而后后私仇也 (8)吞声踯躅不敢言


更多相关文章:

1.高一寒假语文练习:语言文字运用练习

2.高一寒假语言文字运用练习题

3.高一寒假语文知识拓展运用练习题精选

4.高一期末复习:语言文字运用练习及答案

5.高一寒假语文练习:生活赋

6.高一寒假语文语文知识练习选择题